遇仙寺原为清圣怀和尚茅蓬,清代同治元年(公元1862年),圣怀云游归山后将其扩建为寺。
遇仙寺地势特殊,洞处峭壁之腰,虽斗室蜗轩,与宏楼画阁相比却别有韵味。周岩畔苍苔如乱发,缠挂古藤下垂十余丈,缕缕不断,人称“普贤线”。传说普贤菩萨在悬岩绝壁意留此线,引渡游人攀登顶峰。
遇仙寺位于九岭岗下,海拔约1680米。移步登山,九岭云横,蓦然在目,吼声可及华严顶。